智能车制作

标题: 大家估计第九届的车都是以什么形式跑的【版主注:见6楼回复,欢迎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ccsshu    时间: 2013-7-28 09:45
标题: 大家估计第九届的车都是以什么形式跑的【版主注:见6楼回复,欢迎讨论】
本帖最后由 turf456 于 2013-7-29 09:32 编辑

各位前辈,第九届的车都会以什么形式跑呢?可能电磁的会倒着跑,摄像头的会直立跑。你们觉得呢?早点了解,也可以早点做准备啊!

作者: quzhanguang    时间: 2013-7-28 09:45
O(∩_∩)O哈哈~,沙发是我的啦
quzhanguang 于 2013-7-29 09:30 使用 抢沙发 抢夺本帖沙发

补充内容 (2013-7-29 09:30):
火钳刘明
作者: DIYCAR    时间: 2013-7-28 09:51
建议先别做电磁   规则可能会大改
作者: ccsshu    时间: 2013-7-28 10:03
啊,我做的就是电磁啊,有什么建议没

作者: 避风港1717    时间: 2013-7-28 11:27
规则什么时候出来啊
作者: 吉他手    时间: 2013-7-28 16:02
本帖最后由 吉他手 于 2013-7-28 16:07 编辑





1. 光电组:双车模跟踪。


  不仅需要解决车模跟踪,同时还要避免车模在十字弯道上的冲撞。


[attach]49324[/attach]

2. 摄像头组:直立车模,远程辅助遥控:
  Remote Operated Vehicle.
[attach]49325[/attach]
   “无线通讯,人机交互界面,控制中的延迟,队员的现场参与”,
3. 电磁组:无赛道。
[attach]49323[/attach]
   彻底摆脱赛道仲裁的问题。引入90°角,提高竞赛的难度。
4. 声光导引组:无赛道。
  来自于今年的创意组比赛的形式。
[attach]49326[/attach]
  “传感器阵列,障碍物检测,摆脱赛道仲裁问题”



补充内容 (2013-7-29 10:07):
上述赛题形式为初步设想。群智群力,听听大家伙儿的意见。
作者: ccsshu    时间: 2013-7-28 16:17
那明年是有四组啰,好像难度很大啊

作者: 拭目以待    时间: 2013-7-28 16:51
真的假的?
作者: 拭目以待    时间: 2013-7-28 16:51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惊呆了
作者: bu1193510501    时间: 2013-7-28 17:32
卓老大都出来发言了,估计这就是第九届大致的雏形吧
作者: 飞鸿印雪    时间: 2013-7-28 17:55
吉他手 发表于 2013-7-28 16:02
1. 光电组:双车模跟踪。

  不仅需要解决车模跟踪,同时还要避免车模在十字弯道上的冲撞。

你这些图片什么的 从哪引用的啊

作者: 百花园林2011    时间: 2013-7-28 18:18
这个不错
作者: 时空幻影    时间: 2013-7-28 19:24
难度更大了!!
作者: 小王haha    时间: 2013-7-28 20:36
我去,真的假的
作者: 小王haha    时间: 2013-7-28 20:41
估计改动不会那么大,需要一个过渡时间,一下改这么大,这不是扯淡嘛
作者: 冷酷世纪    时间: 2013-7-28 20:55
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作者: 黑色枫夜    时间: 2013-7-28 21:02
吉他手 发表于 2013-7-28 16:02
1. 光电组:双车模跟踪。

  不仅需要解决车模跟踪,同时还要避免车模在十字弯道上的冲撞。

感觉还是不会加人机互动吧。。。
我猜可能会有一段有强干扰。
比如电磁导线更靠近或者摄像头有反色跑道之类

作者: kanwoe    时间: 2013-7-28 21:38
吉他手 发表于 2013-7-28 16:02
1. 光电组:双车模跟踪。

  不仅需要解决车模跟踪,同时还要避免车模在十字弯道上的冲撞。

我惊呆了!一下子改动这么大啊!!!会不会节奏快了点额!

作者: aptx5788    时间: 2013-7-28 21:40
卓老大的新点子
作者: wolflsh    时间: 2013-7-28 21:56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作者: 鲛★食梦貘    时间: 2013-7-28 22:02
路过,MARK!
作者: 回不去的2010    时间: 2013-7-28 22:05
有意思!!!
作者: zqj2008    时间: 2013-7-28 22:06
这个有意思
作者: wizard4    时间: 2013-7-28 22:14
下一届有得玩了
作者: bluered    时间: 2013-7-28 22:18
帖子要火,火速留名
作者: 海波    时间: 2013-7-28 22:25
这才叫玩车!!
作者: gaoxiang    时间: 2013-7-28 22:25
我擦,要真这样,够师弟们做的了!!!
作者: xiaoxydiou    时间: 2013-7-28 22:32
吉他手 发表于 2013-7-28 16:02
1. 光电组:双车模跟踪。

  不仅需要解决车模跟踪,同时还要避免车模在十字弯道上的冲撞。

原来卓老大每天也逛论坛
作者: IOC_Master    时间: 2013-7-28 22:41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惊呆了
作者: 王者之风    时间: 2013-7-28 22:41
路过,不说话
作者: 二百五    时间: 2013-7-28 22:41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惊呆了!
作者: 封号式寂寞    时间: 2013-7-28 22:44
飞鸿印雪 发表于 2013-7-28 17:55
你这些图片什么的 从哪引用的啊

那是卓老师,很可能就是第九届的规则了

作者: lllddh    时间: 2013-7-28 22:54
  全世界都惊呆了
作者: 以梦为马    时间: 2013-7-28 22:57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作者: 习走口    时间: 2013-7-28 22:59
车子真的有飞起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 loveme06    时间: 2013-7-28 23:00
经呆了,什么时间正式出来呢

作者: 流浪者晖    时间: 2013-7-28 23:09
创意组好像挺好玩,,,,
作者: hanqbww    时间: 2013-7-28 23:26
难度太大,基本上本科生要放弃学业,专心做这个才行,四个组需要12个人,基本上很难凑齐,这样搞下去,这个比赛会寿终正寝的,和别的国家级比赛相比,这个比赛已经费时很长,获奖的队伍投入时间太多,长达一学年,他们要放弃很多专业课,逃课做这个,这就相当于奥运会期间南方某体校的学生在校时间都花在奥运会拉绳子上,与本科教学任务相违背。参加分赛区比赛的时候还必须受到举办学校的潜规则。就像今年的障碍物个人感觉基本上属于拍脑袋想出来的,实际上根本没有认真严谨的论证过,同时规则什么的也太随意。规则的更改是避免一些学校长期霸占一等奖,增加其他学校获奖的机会,但是这样的结果却恰恰相反,成绩好的学校本身投入都大,差一点的学校好不容易有点积累,规则一变前面都是白忙的,又是从零开始,基本上绝了他们的希望。同时还有参赛学生的问题,分赛区每个学校要8组24名学生,省赛区呢,12只队伍36名学生,指导教师负责的过来么?场地有那么大的面积么?所以这样新方案真的及其不合理。
作者: xuding220    时间: 2013-7-28 23:37
变化有点大
作者: ILLY-Ben    时间: 2013-7-28 23:47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作者: gs2012    时间: 2013-7-28 23:47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 歼飞A    时间: 2013-7-28 23:51
mark
作者: 前尘如梦    时间: 2013-7-28 23:54
这规则变化确实有点大啊!
作者: jcg61    时间: 2013-7-29 00:02
没必要。
最好先稳定几届。比如光电直立,速度还有待提高;倒着跑的摄像头车,速度也没有达到最高。
不妨再来几届,等速度提高到几乎不能提高的时候,再改也不迟。
否则,学生的工作量和难度太大了。

作者: 泣血蝇虫    时间: 2013-7-29 00:29
规则不变克隆太多,很多人依赖上面留下来的东西。
变太多了,又实在难以接受啊
作者: chenyuchenyu    时间: 2013-7-29 00:45
OMG!!!!!!!!!!!!!顶啊!!!!!!!!!!!!!!!!
作者: 梦想之花    时间: 2013-7-29 01:09
我觉得这么改难度实在太大。可以考虑无赛道,像电磁,没有赛道仲裁问题。但是像双车追逐,就要投入两倍的经费投资,甚至两倍还多,光电今年禁止使用激光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很多学校抱怨经费开销过大,所以才引入ccd,一旦采用双车,学校支持经费就是一个问题,何况飞思卡尔比赛目前面临无证可印的一个囧境,要学校投入这么多,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学校都是学生自费坐车,双车增加的各种失误性也陡然增多,现在的赛区赛都有一半的队伍不能完成比赛,那到时候呢?压力,付出与回报根本不成正比,很难想象如何实施。并且每个学校要为4个不同组别分别提供实验场地及设施,这对像原来三队使用同一赛道的情况对很多学校来说都根本不可能实现。投入太大。并且对于未接触过的学生来说,想从0开始入手已经几乎不可能,几个月内几乎完成不了,但是我觉得智能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给学生一个从0开始学习并尝试完成一个工程的过程与经验,这样对从0开始的学生实在太难,并且从学长学姐处都借鉴不到什么关键经验。要完成必须保证的条件:1、学校经费支持,接近无上限的支持。2、老队员接着做(当然,我觉得有悖初衷),或新队员重新做,队员能力够强,协同性够好,分工明确,并且有充足时间,(不能少于6个月)。3、学校场地支持,有资源,有实验室,(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目前很多都没有能为本科生竞赛提供如此到位的条件的)或者政策支持,比如少上课,保过,保证学生精力。(目前看几乎没有学校这么做)。4、队员够执着,比赛纯为学习,不为奖励。(获奖证书目前无国家级单位盖章,权威性遭质疑)。大家觉得,这些条件可行吗?
作者: 1508323954    时间: 2013-7-29 02:57
呵呵,我觉得应该变一个组别吧,不会全变吧??
作者: yxw_bob    时间: 2013-7-29 03:19
是该作出改变了,克隆车和整车已经毁灭了这个比赛。改变太大则让一般院校没钱做车,让学生全部自费,则是教育的无耻。
     比赛的功利性太強和花费太大都会让比赛垮掉。望吉他手老师三思。
    中国教育的功利性已经毁了教育的本源,不知学生竞赛又能带来什么?
   考研让学生为了考研而考研,不去上课。学科竞赛和卓越计划能恢复工科教育的本源吗?不会为了竞赛而竞赛吧?
    可怜巴巴的大学课时,真的让学生的实践时间和能力增强了吗?
     望竞赛参加者和参与者三思!
作者: 爱看下雪    时间: 2013-7-29 07:54

作者: turf456    时间: 2013-7-29 09:30
更多的不可预见性只会带来更多的抱怨和争议。
加入人机交互。这个“人”实在是力不从心。
就跟一款网游一样,越往后越复杂。对菜鸟来说是很痛苦的。
千万不要达到让大家放弃太多学业才能玩得起的地步。同时考虑大多数学校的条件。
哪怕是成王败寇,哪怕再残酷,也别让比赛成为任何队伍的痛苦的回忆。
作者: 理工小别    时间: 2013-7-29 09:40
本帖最后由 理工小别 于 2013-7-29 10:06 编辑

首先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其次 如果以后是别的赞助商 弄不好要上四轴开始飞了。。。。
最后 我猜这个帖子应该是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扔个石头 看水深不深 如果大家细心观察 这个规则在很多其他比赛中略有涉及的

如果这么改 其实适合之前有较好硬件条件和软件传承的学校  
要是大二的直接自己白手起家 不逃课做必死无疑

但又不能像电设那样分版块给分 只看速度 意外性也比较大

我很同意凤姐说的 “千万不要达到让大家放弃太多学业才能玩得起的地步。同时考虑大多数学校的条件。”  这比赛已经到了不逃课 没法做的地步了


如果卓老大您再辛辛苦苦的出视频 出技术文档教我们做车 真的是太辛苦了


卓老师 就像之前我跟您说的一样 如果大家摆正心态去面对这个比赛 抛开所有的功利性去参赛 本着学习为主 那样才会更锻炼人 比起改规则会更能让人进步。 但这个社会已经让很多人抛弃了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之前说“做车和做人一样 先做人 后做车”  竟然让很多人所不理解的
不会做人你能协调好组员关系吗 不会做人你能拿得起放得下吗 你能输得起吗 你能平心静气的去多思考 多创新 而不是盲目的去COPY吗  不多说了  不然又有人该喷了


如果让我选 我希望留下第四组 这个最新了 我喜欢

作者: w717342899    时间: 2013-7-29 09:40
惊呆了 。。。。。。。。。。。。。
作者: wenshuai536    时间: 2013-7-29 09:46
如果真是这样,我彻底无语了,还是回家洗洗睡好了
作者: 灰原姐姐    时间: 2013-7-29 10:02
hanqbww 发表于 2013-7-28 23:26
难度太大,基本上本科生要放弃学业,专心做这个才行,四个组需要12个人,基本上很难凑齐,这样搞下去,这个 ...

淡定,又没说规则就已经定了。

作者: 攻城尸    时间: 2013-7-29 10:07
人工智能,情绪的判别,识别障碍自动变身跨越。。。省略五千字
作者: 攻城尸    时间: 2013-7-29 10:14
其实比赛可以分成竞技组和创意组,侧重不同方向;竞技组注重方案和控制原理,机器调试最终的实现,有硬件和规则的限制;创意组就侧重不同方式的技术的实现,弄个变相金刚出来,哈哈~~当然,如果可以同时做到两个,那就更牛了!
作者: 灰原姐姐    时间: 2013-7-29 10:16
吉他手 发表于 2013-7-28 16:02
1. 光电组:双车模跟踪。

  不仅需要解决车模跟踪,同时还要避免车模在十字弯道上的冲撞。

我还有个不错的想法:
路径不唯一,有岔路,
然后改成,跑三次,取最短时间。
这样要求小车能根据前两次经验判断跑那一边更快!
哈哈!

作者: 夜之冰木九羽    时间: 2013-7-29 10:20
吉他手 发表于 2013-7-28 16:02
1. 光电组:双车模跟踪。

  不仅需要解决车模跟踪,同时还要避免车模在十字弯道上的冲撞。

感觉会很好玩的!!!

作者: kitamizz    时间: 2013-7-29 10:24
吉他手 发表于 2013-7-28 16:02
1. 光电组:双车模跟踪。

  不仅需要解决车模跟踪,同时还要避免车模在十字弯道上的冲撞。

引导大学生的科技活动向实用化转变!不错的思路!就是看门槛是否有些高,而不能照顾到全国不同层次的高校。。。。期待合适的赛题!
作者: jiyiboloann    时间: 2013-7-29 10:24
本帖最后由 jiyiboloann 于 2013-7-29 10:30 编辑
飞鸿印雪 发表于 2013-7-28 17:55
你这些图片什么的 从哪引用的啊

他是卓晴老师。。,自己画的吧

作者: 辉辉嘎嘎    时间: 2013-7-29 10:25
难度略大啊
作者: 552431024    时间: 2013-7-29 10:33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作者: turfury00    时间: 2013-7-29 10:33
爽到爆了
作者: 一叶孤诚    时间: 2013-7-29 10:49
,啊!那明年的难度将是很大的呀!
作者: 西钊    时间: 2013-7-29 10:52
我喜欢,,,没有传承,多好·~~~~~~~~~~~
作者: chengrui    时间: 2013-7-29 11:09
有创新,这样做使得智能车更加接近于我们现实的生活。并且有利于打破传统强队垄断地位的冲击,无疑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但同时四个组别来说,组别太多,一些智能车还属于起步阶段的学校根本满足不了人数的需求。
作者: 嚜綠铯の氺    时间: 2013-7-29 11:16
我觉得我们应该鼓起接受改变的勇气...
作者: mingongB    时间: 2013-7-29 11:18
确实感觉投入会变大很多,不太推崇啊。
作者: 菁生唯爱    时间: 2013-7-29 11:20
有难度啊!
作者: Sseed    时间: 2013-7-29 11:26
吉他手 发表于 2013-7-28 16:02
1. 光电组:双车模跟踪。

  不仅需要解决车模跟踪,同时还要避免车模在十字弯道上的冲撞。

规则大变,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大一就开始搞起。
光电组,计时系统貌似很复杂吧,难免引起争议。
摄像头组,建议还是直立算了,人的参与,显得车就不智能了。
电磁组,没赛道,在地板上跑?万一撞一次检测门,接下来比赛就别比了。
声音引导组,创意为主,如何评分?

建议还是保留竞速和观赏性,否则做车的人多了,看台的人少了,领导们看不懂了,不投钱了,哈哈。

作者: 安之若命    时间: 2013-7-29 11:46
改变也太大了点吧!
作者: 爱走来的那天    时间: 2013-7-29 11:59
不予评论...
作者: 此间的少年    时间: 2013-7-29 12:15

作者: myt0929    时间: 2013-7-29 12:18
卓老大,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难度突然加这么大!!
作者: sm047    时间: 2013-7-29 12:33
惊呆了!!小伙伴要被爆了
作者: 夜骐    时间: 2013-7-29 12:54
完蛋了
作者: 轮舞~魂    时间: 2013-7-29 13:01
这样实验室光铺一个赛道恐怕就不够用了。。
作者: 飞瀚    时间: 2013-7-29 13:09
电磁不用买赛道板了……
作者: cwf    时间: 2013-7-29 13:18
改动有点大,光电最好不要搞两个车模,摄像头最好不要队员参与控制,组别暂时不要再增加了
作者: l447882949    时间: 2013-7-29 14:55
这样才有挑战,有看头,继续关注
作者: sanhow    时间: 2013-7-29 15:02
吉他手 发表于 2013-7-28 16:02
1. 光电组:双车模跟踪。

  不仅需要解决车模跟踪,同时还要避免车模在十字弯道上的冲撞。

向卓晴老师提几点我的建议,不知道老师能不能看见
根据第七届第八届两届规则的变化可以明确感受到组委会近年来越来越注重竞赛的公平性和创新性。我也很赞同每一届之间规则的变化与创新,但对于卓晴老师提出的第九届规则给我感觉与历年规则变化的理念相左。
1.光电双车跟踪。这个规则能真实检验出智能车队伍的真实实力,需要完赛并且取得好成绩就需要整个队伍有实力能做出两辆性能相差不大的并且都很稳定的车。但对于一些学校不给经费报销的队伍来说,制作两辆稳定的车与往年只做一辆相比经费压力将会比较大。
2.摄像头组远程辅助。这个规则有一定的趣味性,但规则漏洞还是比较大的:在车模到达辅助导航阶段的时候需要操作手远程通过无线控制小车,那么在正常行驶阶段呢?操作手是否可以视赛道情况控制车模运行的速度?如果规定不可以,用什么方式监督以保证竞赛的公平?
3.电磁和新加的声光导引组。只要举办方规定好“地面”的材质并且将检测门和信标的“自动仲裁”系统做好的话我认为将是一个很有竞速特色并且很公平的比赛。但总体上需要考虑的一点是:四个组别对场地的要求均不一样,四个组的调试需要大量的场地,对于支持力度有限的学校的队伍来说场地压力也比较大。
最后说说我对第九届规则的一些建议:
(1)保留智能车比赛属于竞速比赛的本质,不过赛制可以做一些修改积分制、淘汰制、接力赛之类的,可以参照汽车竞速赛的规则。
(2)赛道的复用性(几个组均可在同一个赛道上进行调试)。
(3)对原有规则的精简,例如传感器限制、机械结构的过于严格的要求。
(4)新的循迹方式的尝试。如全景摄像头导航:赛道正上方规定距离处架有全景摄像头(组委会提供型号,比赛时的全景摄像头由主办方提供),并按组委会规定的通信协议通过无线通信向车模发送图像信息,车模分析全景摄像头传来的图像信息并辅助其他车载传感器进行车模定位及循迹。
(5)新的赛道元素,如直角弯、桥上小S弯、桥上转90°弯等。

作者: 老顾    时间: 2013-7-29 16:47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作者: ganlei    时间: 2013-7-29 16:53
吉他手 发表于 2013-7-28 16:02
1. 光电组:双车模跟踪。

  不仅需要解决车模跟踪,同时还要避免车模在十字弯道上的冲撞。

一下变动太大,感觉有点像电子设计的控制类了
作者: turf456    时间: 2013-7-29 17:23
一定不能丢失的就是竞速性。这是这个比赛最大的特色。
作者: 1169298552    时间: 2013-7-29 18:41
希望创新。。。
作者: 1169298552    时间: 2013-7-29 18:46
hanqbww 发表于 2013-7-28 23:26
难度太大,基本上本科生要放弃学业,专心做这个才行,四个组需要12个人,基本上很难凑齐,这样搞下去,这个 ...

虽然我已经不做车了,同时我也希望比赛创新,我比较支持你的看法,就算创新也要考虑创新的可行性,这样听着蛮好玩的,但实际效果可能不会太好。

作者: glacier0    时间: 2013-7-29 20:30
必须竞速啊
作者: 涂文俊    时间: 2013-7-29 20:31
改动好大呀
作者: 割麦子    时间: 2013-7-29 21:39
扯淡,改动这么大,明显是不想让新手做了
作者: hoo213    时间: 2013-7-29 21:40
kitamizz 发表于 2013-7-29 10:24
引导大学生的科技活动向实用化转变!不错的思路!就是看门槛是否有些高,而不能照顾到全国不同层次的高校 ...

{:soso_e179:}
作者: 空相救心    时间: 2013-7-29 23:07
这也太难了吧!
作者: znqc    时间: 2013-7-30 06:48
{:soso_e179:}越来越有趣味性了,好玩。
作者: 皮皮20101231    时间: 2013-7-30 09:35
亲爱的卓老师:    首先感到您的创意十足;参加过飞思卡尔的竞赛,感觉很多东西都违背了我们的初衷,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竞赛舞台,我们付出了,也收获了,我是强力支持您的创新方案的。
    大一过来我们都是菜鸟,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飞思卡尔是什么类型的竞赛,慢慢地,我们学会了做车,我们学会了PCB,我们学会了编程,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非常感谢飞思卡尔,然而差距也是存在的当我们开始起步时,其他学校的车速已经达到了3m/s 甚至更多,每年的规则都有太多的相似和太多的共同点,而很少的创新,也许有的人回会质疑,自己的车队不争气还埋怨其他人,不是这样的,因为一开始我们就不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我们只有拼命的追赶和不懈的努力,
   如果今年的方案按照论坛的方法,且不说场地,资金   ,我们为的不是竞赛中的全国奖,而是我们在一起的努力与奋斗,不是靠商家提供的现成模块,而是自己动手的设计与制作。
   对于第九届,我们拭目以待。全力支持

作者: ytcx    时间: 2013-7-30 09:49
灰原姐姐 发表于 2013-7-29 10:16
我还有个不错的想法:
路径不唯一,有岔路,
然后改成,跑三次,取最短时间。

这个可以有啊

作者: GodHunter    时间: 2013-7-30 10:41
吉他手 发表于 2013-7-28 16:02
1. 光电组:双车模跟踪。

  不仅需要解决车模跟踪,同时还要避免车模在十字弯道上的冲撞。

这是自己猜想,还是有根据的呀?


作者: 灰原姐姐    时间: 2013-7-30 10:52
GodHunter 发表于 2013-7-30 10:41
这是自己猜想,还是有根据的呀?

人家是组委会老师。这是人家设想的下一届的方案,还没定,来论坛征求大家意见。

作者: Renie_Q    时间: 2013-7-30 11:18
梦想之花 发表于 2013-7-29 01:09
我觉得这么改难度实在太大。可以考虑无赛道,像电磁,没有赛道仲裁问题。但是像双车追逐,就要投入两倍的经 ...

觉得很有道理

作者: 水天看孤鸿    时间: 2013-7-30 11:28
新手过来看看,规则要大改啊
作者: DOUxiaoshuai    时间: 2013-7-30 11:51
从第一次接触这个比赛  学哥就告诉我这是个最公平的比赛 就看最后的比赛成绩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这绝对是最公平的 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但慢慢的接触后 了解到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1、对一个普通的本科院校 第一次做车就想进国赛 我感觉比登天还难  不知道有没有做过统计的 进国赛的选手都做过几年了
2、传承性很重要   建议做两年





欢迎光临 智能车制作 (http://www.zncz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